環境部彭啟明部長與台灣大哥大劉麗惠副總經理等 [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發布暨綠領世代論壇] 貴賓大合照 (圖片來源:環境部)
【ivendor編輯中心 / 2025年7月4日】為因應2050淨零轉型目標,綠領人才已成推動台灣永續發展的核心關鍵。環境部今(4)日發布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根據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平均每月有逾4,000家企業釋出近2.2萬個綠領工作機會,較2024年同期成長9%,並創下八年來同期新高,較八年前強彈270%。特別值得注意的是,AI相關綠領職缺已達4,300個,占綠領總職缺近兩成,顯示AI融合淨零產業已成未來主流。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2025上半年報告以近八年同期資料為基礎,反映出近三年雖然上半年整體徵才動能較下半年略為疲弱,但綠領職缺需求依然穩定,4月美國關稅戰亦未明顯削弱綠領徵才強度,顯示企業對永續發展與淨零轉型需求持續升溫。
報告進一步指出,為支應產業對綠領人才的強勁需求,環境部正攜手經濟部、內政部、衛福部及32所大學,推出一系列淨零人才培育課程,包括節能培訓、淨零建築、碳捕捉與封存(CCUS)、綠色醫療、資源循環等多元課程,並強化產學合作。未來求職者完成相關課程並取得證明,可於9月後於104人力銀行履歷資料庫公開,提升求職曝光度與競爭力。

[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發布暨綠領世代論壇] 綜合座談,環境部彭啟明部長(左3)、台灣大哥大劉麗惠副總經理(右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葉欣誠教授(左2)、104人力銀行網路服務事業體陳嵩榮總經理(左1)及國家環境研究院劉宗勇院長(右2)。(圖片來源:環境部)
根據報告,2025年近八成綠領工作集中於電子資訊/半導體、製造業、建築營造、批發零售、醫療環衛及專業顧問等六大產業,其中電子資訊及半導體業需求占比最高,超過22%,人才缺口達4,600人。職務方面,以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最受青睞,需求占比15%,缺口逾3,300人。綠領職缺結構也呈現轉型,從早期操作技術人員為主,逐步轉向工程研發及業務銷售,顯示企業已從生產製程延伸至前端研發及服務創新。
在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中,「資源循環零廢棄」持續為最大綠領職缺來源,占比28%;其次為「綠色金融」及「運具電動化無碳化」分別為20%及19%。不過,資源循環占比近三年已下滑10個百分點,顯示企業需求正擴大至研發與金融等領域。
區域分布上,60%綠領工作集中於北部,尤其是台北、新北、桃園及新竹地區,六都與新竹縣市合計占87%。長期觀察顯示,北部始終為綠領工作重鎮,中南部近年因半導體產業聚落發展,需求逐漸拉近。
AI綠領職缺方面,2025年每月平均有4,301個,較2018年成長近四倍,佔比也從14.7%升至19.8%,反映出企業在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等知識密集產業,及軟體、工程、行銷職類的AI應用需求快速攀升。彭啓明強調,綠領結合AI已是趨勢,企業應及早布局。
為協助企業招募綠領人才,彭啓明提出四大建議:一是破圈,跨產業吸納人才;二是促動,吸引被動求職者加入;三是升級,培訓現有員工綠領技能;四是共舞,善用政府資源及產學合作,推動教育端人才養成。
環境部表示,將持續滾動檢討並擴充多元課程,強化與業界合作,協助企業及求職者把握綠領產業新機遇,共同推動台灣2050淨零目標,打造永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