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vendor編輯中心 / 2025年6月21日】在全球貿易與金融局勢劇變之際,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於21日公開表示,面對「川普2.0」貿易政策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與國際亂流,台灣央行將持續透過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等多元措施,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並協助企業因應挑戰。
楊金龍在第19屆金融與經濟政策研討會以「川普2.0貿易政策:問題、影響與挑戰」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隨著國際資金流動加速與貿易摩擦升溫,匯率政策成為央行應對外部衝擊的首要工具。尤其是在台灣採行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近年波動幅度相對穩定,顯示匯市供需調節的效果。
他強調,匯率由多重因素共同決定,包括國際資金流動、貿易餘額、財政政策及各國貨幣政策等。自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流動規模遠超商品貿易,成為新台幣匯率升貶的關鍵。例如,2024年台灣外資及本國資金進出已達商品貿易外匯收支的19.3倍,短期資本移動對匯率影響顯著。
楊金龍表示,新台幣匯率的漲跌難以同時滿足所有市場參與者或產業需求。出口商多盼望新台幣貶值以增加收益,進口商及消費者則偏好升值來降低進口成本。匯率只能反映市場單一價格,因此央行會致力維持匯市有序運行,避免劇烈波動影響經濟。
針對近期新台幣波動,他指出,受惠AI等需求帶動,台灣出口競爭力提升,減緩了匯率變動對產業的衝擊。且出口會帶動進口需求,新台幣升值雖對出口略有不利,但能降低進口成本,部分抵銷總體影響。企業則應加強風險管理,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以因應匯率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在貨幣政策方面,楊金龍強調,央行將採取更審慎評估立場,維持政策可信度並強化與市場溝通。面對川普2.0政策引發的貿易與金融不確定性,包括美國聯準會(Fed)與歐洲多國央行都採觀望態度,評估未來動向。台灣央行也將持續運用情境分析與風險管理,確保物價與金融穩定,增進社會信心。
他進一步指出,國際貨幣體系雖面臨變動,但美元仍穩居全球儲備貨幣與國際支付主流地位。雖有聲音主張去美元化或推動多極化貨幣體系,短期內仍難動搖美元核心地位,主要原因包括美國經濟規模、金融市場深度與流動性等優勢。
楊金龍提醒,外界不宜過度臆測新台幣走勢或聽信誇大言論,以免影響市場穩定。政府將持續協助產業多元發展、提升競爭力,企業亦需自主強化風險管理,整體社會合力面對外部風險。
他最後指出,川普2.0政策下美國製造業回流趨勢明顯,台商可能加大對美投資,國內銀行也會隨台商腳步調整國際布局,確保金融資源支援企業拓展,因應全球經濟新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