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升高,及各國紛紛設定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能發電技術正成為再生能源轉型的關鍵動力。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雖已高度商業化,但面臨效率瓶頸與材料限制,促使產業界與研究機構積極尋求新一代太陽能技術突破。在此背景下,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脫穎而出,因其結合了矽基電池的穩定性與鈣鈦礦材料的高吸光性等優勢,成為全球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核心發展方向。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至2030年,疊層式太陽能電池將逐步進入規模化商業應用階段,預期在屋頂發電、建築整合型光電與移動能源領域具有高度潛力。此外,中央研究院於2025年1月宣布,攜手國內頂尖學者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突破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顯示出台灣在此領域的研發實力與潛力。
本課程旨在提供學員對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背景、原理、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有系統性的理解。透過理論講解與實例分析,使學員能掌握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結構設計、性能評估方法與關鍵製程挑戰。課程亦將探討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潛力與整合可能,協助來自產業界、研究機構或有志投入綠能領域的學員,強化其在能源科技領域的知識深度與實務應用能力,進而提升未來在研發、製程、產品開發或轉職規劃上的競爭力。
課程目標
1. 理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原理與結構設計。
2. 學習光電轉換效率等重要指標的量測與評估方法,並了解模組測試與實際應用的製程挑戰。
3. 掌握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的市場應用潛力與國際發展趨勢。
課程特色
特色一、建立系統性技術基礎,理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原理
掌握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並深入了解鈣鈦礦與矽基材料在疊層結構中的應用
方式,建立對第三代高效太陽能技術的系統性知識基礎。
特色二、洞察產業趨勢與應用潛力,提升綠能領域跨域整合競爭力
透過實際案例與其他綠能技術(如儲能、氫能)的整合探討,讓學員掌握鈣鈦礦/
矽基太陽能電池的市場應用潛力與國際發展趨勢,為投入綠能產業或相關轉職規
劃做好準備。
課程對象
太陽能產業相關上中下游廠商之專業人士、相關背景人士需加強個人專業技能者。
講師簡介
- 蘇子森講師
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 助理教授
專長:半導體材料、太陽能電池、電沉積、電化學分析、製程工程、鈣鈦礦材料
經歷:國立清華大學 化工系 博士後研究員、台灣鈣鈦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
課程大綱
日期 | 單元 | 課程內容 | 時數 |
9/25(四) | 1.太陽能電池概述 |
|
7 |
2.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技術 |
|
||
3.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性能與測量 |
|
||
4.鈣鈦礦/矽基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
|
||
5.未來趨勢與挑戰 |
|
||
◎ 主辦單位保留講師及課程變更之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