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ndor編輯中心 / 2025年10月23日】由上海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海洋(深海)產業聯盟及CDMC會展共同主辦的「全球離岸能源與裝備大會(Offshore Energy & Equipment Global Conference, OEEG)」近日於上海成功舉行。大會主題為「全球視角下重構離岸工程生態」,同期舉辦第12屆FPSO & FLNG & FSRU全球高峰會、LNG運輸船高峰會及第8屆亞洲離岸風電高峰會2025,吸引來自全球的離岸工程專業人士與企業齊聚一堂,共有5,553名業界人士與122家參展商參與。
本屆大會致力於促進中國離岸工程供應鏈「走向國際」,同時協助全球專案方「深耕中國市場」,透過精準的供需對接、海外專場活動、產業白皮書與地圖發布,推動全球海洋能源領域的產業鏈協同與價值共創,已成為國際合作的重要樞紐。
出席嘉賓包括上海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理事長、江南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副黨委書記兼總經理蕭聞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與林忠欽,並發表主題報告,為海洋能源與工程裝備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此外,中國海油(CNOOC)、中遠海運重工等國內龍頭企業代表亦到場交流。
國際來賓陣容同樣盛大,包含來自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義大利埃尼集團(Eni)、東帝汶國家石油公司、納米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奈及利亞液化天然氣公司、迪拜Drydocks World、荷蘭SBM Offshore及道達爾能源(Total Energies)等百餘名海外代表,充分展現大會的全球影響力。
江南造船、滬東中華造船、中國船舶集團第708研究所、艾默生(Emerson)與普睿司曼(Prysmian)等企業攜手展出高端船舶技術、設備設計、整合配套服務、專案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及關鍵機械零組件,展現中外離岸工程企業的技術實力與服務優勢。
大會以「促進實質合作」為核心,設立專業平台,促進中國離岸工程供應鏈與全球專案方的精準對接。依託中國在技術、成本與產能上的優勢,離岸工程供應鏈已成為全球海洋經濟的重要支柱,契合「海洋強國」戰略,並滿足「一帶一路」沿線、西非、東南亞與中東等地區的海洋經濟發展需求。
本屆特別舉辦奈及利亞、納米比亞、巴西及馬來西亞等國的海外專場,邀請海外專案方現場發布採購需求,協助中國供應商開拓國際市場。
10月15日至17日期間,舉行超過600場一對一採購洽談,促成30多家海外與30多家國內機構之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實現精準資訊對接與高效溝通。
透過「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合作模式,國際專案方得以深入了解中國離岸工程供應鏈的創新活力,同時為優質中國供應商創造國際合作契機。
有海外企業代表表示:「全球海洋能源的發展需要一年一度的產業盛會,而上海正是理想的舉辦地。」
在長三角及渤海灣區集聚了全中國近三分之二的離岸工程產業資源的支持下,本屆大會在採購媒合成效上超出預期,進一步鞏固了上海作為國際離岸工程合作中心的地位。
多位業界高層指出,OEEG的核心價值在於匯聚全球產業領袖,共同打造具活力與競爭力的離岸工程生態系,展現中國供應鏈的核心實力。
面對部分企業因訂單減少而陷入價格競爭的現象,與會者一致認為,單純的價格戰不具永續性且不利產業發展,應加大技術投入、積極參與國際產業交流,並藉此類會議展示技術能力、提升國際信任度,突破發展瓶頸。
展望未來,OEEG的成功舉辦為國際離岸工程合作注入新動能,也凸顯其作為「年度全球盛會」的潛力。隨著影響力與國際參與度不斷提升,產業界已形成共識:將OEEG打造為全球海洋能源與工程裝備領域的年度指標性盛會。
未來,大會將持續發揮中國離岸工程的優勢,聚焦全球市場需求,優化會展形式、深化合作內涵,推動中國離岸工程供應鏈深度融入全球產業、供應與價值鏈,為全球海洋能源永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