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數位專欄
- 工研院攜手產業聚焦無接觸AI照護 共創高齡新未來
工研院攜手產業聚焦無接觸AI照護 共創高齡新未來
作者:編輯中心
出處:ivendor科技聯盟
焦點整理
國發會預估2050年臺灣高齡人口將逾700萬,占比37.6%,長照體系人力嚴重不足。工研院於南港展覽館舉辦「無接觸 × AI照護」論壇,展示「類病房AI照護系統」,結合熱影像與毫米波感測,能24小時非接觸監測呼吸、心率、體溫與血氧,精度達醫療級,跌倒偵測準確率逾99%,兼顧隱私與尊嚴。該系統已導入七縣市11處場域,累積70萬小時驗證數據,助力智慧健康與高齡照護。
工研院25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無接觸 × AI照護 × 共創高齡未來」科技研發與應用論壇,聚焦AI與智慧感測在長照場域的應用。圖左起為吾老莊住宿長照機構董事長邱秋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工研院智慧感測與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技士詹孫戎、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所長莊承鑫、澄風科技總經理蘇裕翔。(圖片來源: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ivendor編輯中心 / 2025年10月1日】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報告指出,臺灣將在2050年邁向超過700萬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高達37.6%,長照體系正面臨人力不足與醫療資源緊繃的嚴峻挑戰。工研院25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無接觸 × AI照護 × 共創高齡未來」科技研發與應用論壇,聚焦AI與智慧感測在長照場域的應用,期望打造兼顧效率與尊嚴的解決方案。
工研院智慧感測與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表示,臺灣醫院護病比目前高達1:25,照護人力不足導致部分病床被迫關閉已非少數。傳統照護模式仰賴人力,卻難以即時掌握病況,加上疫情後對非接觸式技術的需求攀升,以及高齡患者不易配合穿戴裝置,讓「AI輔助、無接觸照護」成為長照必然方向。
朱俊勳強調,AI感測技術的價值,在於補位而非取代,能協助第一線照護人員即時掌握高齡者狀態,減少通報延遲與感染風險,同時維護隱私與尊嚴,為未來高齡社會建立更有韌性的照護體系。
論壇中,工研院展示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研發的「類病房AI照護系統」,結合熱影像與毫米波感測技術,可24小時非接觸量測呼吸率、心率、體溫與血氧,精度達醫療級標準。熱影像可避免顯示五官細節,兼顧隱私並精準偵測臥床、離床與跌倒,通報準確率逾99%;毫米波感測則能連續監測,不干擾睡眠,突破傳統測量的間歇性與不適感。
該系統曾榮獲CES創新獎、國家新創獎與國家新創精進獎肯定,並導入全臺七縣市11處場域,包括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及多家住宿機構、日照中心與獨居個案,累積超過100床、70萬小時的驗證數據。
本次論壇並邀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護理科主任朱怡蓁、工研院感測系統中心研發經理李家昶、澄風科技總經理蘇裕翔、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所長莊承鑫、吾老莊住宿長照機構董事長邱秋華等專家,共同探討科技如何深化人本關懷,攜手推動智慧健康新未來。
面對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持續聚焦市場新價值、新需求,擬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作為研發方向,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應用領域。在「健康樂活」領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如藉由參加大型生技展會,展現創新技術成果,創造更多產業合作機會,帶動臺灣生醫產業轉型升級,以謀求人類社會福祉,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
相關文章
名醫張耀元揭海外醫美陷阱多 神救援手醫師結合國際經驗與人文深度
川普白宮玫瑰園宴請科技大咖 昔日戰友馬斯克不見人影
前蘋果設計大師加入OpenAI陣營 新硬體恐威脅iPhone地位
拒絕美方「晶片五五分產」方案 鄭麗君:談判重點在關稅
買氣熱潮席捲!2024 IHT x TiTE台灣五金工業聯展圓滿閉幕
MIT機械打進82國!百城機械靠一台包餡機橫掃全球市場
蘋果擴大印度產能 iPhone 17系列將自印度出貨至美國
綠油精元氣運動會 結合AI科技遊戲闖關 超Q原創角色登場台北信義街頭 邀民眾一起運動感受好精神!
特斯拉腹背受敵?歐洲市占連六跌、新車掛牌年減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