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ndor編輯中心 / 2025年6月22日】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美中科技戰再度升溫。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商務部已通知主要半導體製造商,川普政府正考慮撤銷其在中國設廠時享有的美國技術豁免權,預計此舉將對三星電子、SK海力士及台積電等國際半導體大廠造成營運衝擊,也加深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
目前,這三家半導體巨頭擁有美國政府核發的技術豁免權,可在無需個別申請的情況下,將美國製造的半導體生產設備運送到中國廠區,大幅提高生產效率與彈性。然而,美國政府因應中國加強對稀土材料出口的管制及科技自主化進展,正重新檢討技術出口政策,擬取消豁免權,未來所有相關設備出口將須逐案審查。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局長凱斯勒(Jeffrey Kessler)已經與三星、SK海力士與台積電進行溝通,明確表示希望取消現有豁免機制。美方強調,這並非升級貿易戰,而是要讓半導體設備的出口許可標準與中國對稀土材料出口的管控機制對等,確保美國關鍵技術不會輕易流入中國。
雖然美國官方表示,三大廠商在中國的營運不會因此被迫停止,但未來將與其他廠商一樣,適用同樣嚴格的許可申請與審查機制,意味出口設備與生產線升級都會增加時間與成本負擔。此舉已引起產業界高度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雙方本月稍早才在倫敦達成暫緩推動新出口管制的協議。若美方如期取消豁免,恐將被中方視為違背共識,進一步加劇雙邊緊張局勢。不僅如此,台灣與南韓的半導體企業也可能成為政策變動的最大受害者,儘管兩國企業已投入大量資源在美國設廠擴產,未來在中國的營運策略仍面臨極大不確定性。
產業界認為,若美國真取消豁免權,三星、SK海力士及台積電等廠商未來可能需採用日本、歐洲等地製造的半導體設備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或加速調整全球產能配置,降低地緣風險。此外,各大企業已向母國政府反映情況,希望能透過外交及產業協商,協助遊說美方維持現有政策,以確保營運穩定。
目前,美國政府內部也對此措施存有爭議。有些部門憂心過度限制可能導致中國政府對在地外資廠房進行更嚴格的掌控,反而損及美國企業的長期競爭力與市場佔有率。因此,是否真的落實撤銷豁免,尚需美國政府內部進一步協調與溝通。
總結來看,美國若取消半導體技術豁免權,對台韓兩國產業及全球供應鏈將產生深遠影響。未來產業發展與國際合作模式,也將隨政策變動持續調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局勢將再添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