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日本能源高峰會_環境部彭部長與IEA前總裁田中伸男對談。(圖片來源:環境部)
【ivendor編輯中心 / 2025年6月21日】為展現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決心,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受邀出席「2025日本能源高峰會」,並與國際能源總署(IEA)前執行總裁田中伸男公開對談,向全球能源與氣候領袖詳述台灣在氣候政策、碳定價及綠色轉型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展現台灣在亞洲區域氣候治理中的積極角色。
彭啓明指出,台灣第三版國家自定減量貢獻(NDC 3.0)訂下2035年較2005年減碳36%至40%的目標,標準高居亞洲僅次於日本。今年5月核三二號機正式除役,體現台灣在推動能源轉型的同時,仍能穩定供電。他強調,台灣針對能源政策採取開放討論、嚴謹評估態度,未來核能政策將依據「兩個必須」與「三項原則」審慎推動,賴清德總統亦提出將借鏡國際經驗,尋找最適合台灣的減碳路徑。
在氣候政策工具面向,彭啓明表示,台灣已步入「碳有價」時代,2026下半年至2028年間將啟動碳交易試行,形成碳費與碳交易並行的雙軌碳定價制度。此制度根據產業特性訂定差別費率及減量目標,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同時與國際碳定價機制接軌。彭啓明也呼籲亞洲各國合作,建立區域減碳市場與合作網絡,提升整體減碳效能。
針對能源轉型,彭啓明說明,台灣正積極發展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地熱、氫能、去碳燃氫、碳捕捉封存再利用(CCUS)、科技儲能等淨零技術。他坦言,各類能源發展均有其挑戰與機會,台灣期盼透過國際合作與經驗交流,加速綠能布局與產業去碳化進程。
針對國際經貿變局,彭啓明重申,雖然全球碳關稅及氣候政策波動不斷,台灣的淨零承諾不變,並會根據國際情勢彈性調整策略,確保台灣在全球氣候行動中穩健前行。
論壇期間,彭啓明與氣候署署長蔡玲儀積極與多國能源部門高層及氣候科技業者互動交流,拓展台灣國際合作網絡。環境部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碳定價機制、啟動台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協助企業制定自願減量計畫、推動碳盤查輔導,全面提升產業淨零競爭力。
此外,彭啓明與蔡玲儀也前往東京大學及當地重要氣候機構,進一步深化台日雙方在綠色及數位轉型領域的合作。環境部表示,這些努力將為台灣與亞洲區域永續發展注入新動能,鞏固台灣在區域氣候治理的領導地位。